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一章 早做准备  (第3/6页)
 债台高筑,四个人挤在一条船上,要风里来雨里去,辛辛苦苦跑七八年才能把贷款还完……    “咸鱼,咸鱼,想什么呢。”    “哦,没想什么。”    韩渝缓过神,低声问:“今年船厂生意好不好,这段时间接了几条船。”    小姜放下茶碗,笑道:“今年生意还行,算上正在造的这条,已经接了六条。吴经理要是能买到钢材,还能再接几条。”    “来造船的老板,以前用的都是水泥船?”    “差不多,现在好多船老板换船。”    小姜以为他不懂,又解释道:“以前船造好了请交通局的人来看看就能办证,现在不行了,现在要去什么船舶检验的地方检验,听说新造的水泥船已经办不到证了。”    旧水泥船可以接着跑,新造的水泥船办不到证,这说明禁止水泥船跑运输是早晚的事。    现在把水泥船卖掉,还能卖点钱。等国家禁止水泥船从事水上运输,到时候就不值钱了。    韩渝觉意识到父母和哥哥嫂子应该早做准备,沉默了片刻,若无其事地问:“你表哥呢。”    “去闸口收粮了,应该马上过来。”    小姜站起来看看北边的小闸口,担心吴老板以为他偷懒,拿上电焊面罩跑河滩去继续干活。    黄江生收新米和鸡蛋,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收,而是跟收废品似的在闸口那儿设了个收购点。    附近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他,想把家里鸡生的蛋换点钱,就用篮子装上提闸口去卖给他。    至于新米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